宣道會簡史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※ 梁 家 麟

  宣道會創立於1887年,至今才百多年。對比於二千年的基督教,以及五百年的更正教,歷史可說甚短。

  宣道會的創辦人為宣信博士(Dr. A. B. Simpson, 1843-1919)。他原屬蘇格蘭長老宗的傳統,神學畢業後,一直在加拿大及美國的長老會教會任職。不久,受當時期流播極盛的聖潔運動與傳福音熱潮的影響,宣信對教會使命的看法,與傳統長老會有愈來愈大的距離;1881年,由於他決定按聖經的教導重浸,終於辭別在其中成長與事奉多年的長老會,逕自舉行佈道聚會、建立堂會(1882年成立福音會幕堂)。不過,宣信博士本人乃至日後的宣道會,仍都受長老會的禮儀與(溫和的)改革宗神學相當的影響;其中一個明顯特徵是,宣道會基本上採納長老制,教牧同工在教會的身分與角色,與純粹的會眾制教會有別。

  除了獨立傳道牧會外,宣信博士亦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展開兩個超宗派福音事工:其一是組織一群熱心追求更深的屬靈生命的基督徒,定時聚會,推動傳福音與醫治工作;其二是藉出版刊物與成立組織來推動普世差傳事工。對他而言,這是同一個運動的兩個旨趣:讓上帝的子民更深更廣地經歷基督的生命,讓他們更勇敢地承擔過去久被忽略的工作。兩個工作促成了兩個組織:基督徒聯盟(The Christian Alliance)與福音宣教聯盟(The Evangelical Missionary Alliance)在1887年成立。1897年,兩個組織併合為一個(它們本來是同一個運動),便成了今天的宣道會(The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)。

  從1910年至40年代,這四十年間,是宣道會積極摸索她的身分與使命的時期。在組織上,她要由一個原為宣信博士的異象與魅力直接領導的事工,過渡至有清晰方向與有效組織、可以延續下去的屬靈運動;在事工發展上,她要協調各地不斷發展的宣教工場和茁壯中的本地教會,與在北美的基督徒團體的關係;在神學上,她要由較隨意匯合不同的屬靈思潮與運動,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信仰身分和神學立場,界定清楚她與其他屬靈運動的異同關係,以致不會過分受那些本身亦是在不斷發展中的屬靈運動所牽制。

  經歷了上述一段頗長的不穩定時期,二次大戰後,宣道會的宣教工作再度有長足的發展。特別在50至70年代,宣道會逐漸確立本地化政策,鼓勵及協助各宣教工場發展為自立教會,將教會管理權交回本地信徒手中,容讓本地領袖自行探索教會與事工的模式;這對各地宣道會的發展,無疑是注入了一支強心針。1975年,宣道會成立了世界宣道會團契(Alliance World Fellowship,簡稱AWF),由此標誌著新的合作方式與教會關係。宣道會已不復僅是北美的一個屬靈運動,而是一個普世的運動。

  宣道會一直努力維持她作為差傳運動(注意:不僅是差傳機構)的身分,包括開設宣教士訓練中心(1883年成立,即日後的美國宣道會神學院),創辦刊物(後成立出版社),派送宣教士到世界各地。在1910年代,北美已有不少獨立堂會與宣道會掛鉤,而海外宣教工場亦建立了許多教會,惟此時宣道會仍無意成為一個正式的宗派;因恐怕一旦成為宗派後,便削弱了她在團聚信徒與推動事工上的靈活性,以至其作為一個屬靈運動的原初精神。不過事實上,20世紀30年代的宣道會已是一個有實無名的宗派。一直延至1974年,宣道會才在正式文件上,承認她是一個宗派組織。她從一個差傳運動過渡為一個差傳宗派。

  不過,如何在宗派組織中維持原初的運動精神,特別是集中力量投注傳福音與宣教工作,卻仍是每一個宣道會成員必須關心的課題。宣道會先是一個福音運動,然後才是一個宗派組織;故對她來說,福音運動遠較宗派組織為重要。她必須繼續成為一個福音運動,才堪稱為宣道會。

 

香港宣道會簡史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※ 梁 家 麟

宣道會西差會與香港

  宣道會是一個在19世紀末在美國成立的差會。成立不久,即差遣傳教士到中國─當時全球最大的宣教工場,參與福音事工。

  由於起步較晚,已有數十個差會在中國工作,而宣道會立志不在別人已立好根基的地方上建造,故集中在華西及內陸較偏遠的省分進行宣教,諸如廣西、四川與貴州交界(川黔地區)、甘肅,乃至西藏等。後期為了便於對外通訊與發展出版事業等緣故,才在華中地區建立一兩個堂點。廣州及香港這個早已得蒙福音好處的地區,自然也不在以開荒、吃苦為心志的傳教士的考慮之列。

  惟因香港地處華南的交通要塞,是支援廣西事工的重要後勤基地,故西差會在香港設立了辦事處,以及讓宣教士家眷居停的宿舍。這是宣道會跟香港牽上關係的先聲。

  1937年,日本全面侵華,其時太平洋戰爭尚未爆發,香港粗安。不少國人因逃避戰亂而由內地遷居到香港,其中包括相當數目的基督徒在內。鑑於這些華人信徒在居港期間缺乏聚會的地方,當時負責照顧在港就讀的西教士子女的貝光道(John Bechtel)牧師,乃在1940年租賃九龍塘一個車房作福音堂,命名「廣西宣道會香港分堂」,俾使西教士子女及附近的基督徒有敬拜的地方,又可向鄰里傳福音。這是宣道會在香港建立的第一間堂會。

  1941年12月。日本偷襲珍珠港,太平洋戰爭爆發,香港淪陷,貝光道牧師因是美國人,被關進集中營囚禁,教會乃被迫由華人自理,備嚐艱苦。但在上帝保守下,度過三年八個月的日據時期。戰後,貝牧師等看到華人會友的勞苦初見成效,乃徵得差會主席陳法言(Walter H. Oldfield)牧師的同意,讓華人會友繼續自理。教會後來在窩打老道覓得一地建堂,於1955年易名為「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」。其以「中華」命名,以示不隸屬美國宣道會,但仍與西差會保持密切的聯繫。

  九龍塘宣道會是香港最早一間的宣道會教會,也最早脫離差會自理。故在組織上與日後經由差會協助下成立的宣道會教會(即區聯會各堂)並無行政上的聯屬關係。不過在信仰傳統上卻是一致的。並且她也秉承宣道會熱心植堂佈道的精神,努力建立堂會。

香港宣道會的積極發展

  宣道會在香港積極發展,要待在1949年以後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後,與美國交惡,政府下令驅逐所有在華宣教士,宣道會各宣教士亦被迫撤離其艱苦經營半世紀的各工場。他們在抵港後,等候總會指示,或是回國,或是待差派到東南亞其他有華人聚居的地方。是時總會對香港之能獨立於中國之外發展不抱信心,故不願投下資源。但是,不少由大陸撤退來港的老一輩宣教士,對華人有濃烈感情,眷眷不捨香港這塊彈丸之地。尤其是適有大量難民由大陸湧至,他們生活窮困、前途茫茫、心靈空虛,正是有待教會在物質與福音上幫助之時,故有數位宣教士乃立定心志,繼續留守香港。

  宣教士首先在調景嶺協助該個難民聚居地建立教堂。福音事工發展神速,短短三年間,已有二千多人受洗加入教會,可見莊稼已熟,主旨待成。

  隨著教會成立、信眾人數劇增,宣教士看到訓練華人傳道人的需要,於是在1951年,西差會以原來武昌聖經學院師生為基礎,創辦宣道聖經學院。此學院只維持了三年多,於1954年併入建道神學院。但是她卻為宣道會培養了早期重要的一批牧師,如都乾初牧師、崔冠軍牧師、時恩證牧師等多位。他們與其他宣道會的老牧者如王克章牧師、曾式中牧師、魏道榮牧師、王力耘牧師、伍希勇牧師、劉摩西牧師等均是調景嶺堂的會友。

  談到神學教育,必須提到比宣道聖經學院早一年便在港建校的建道聖經學院(建道神學院早期名稱)。這是宣道會在來華不久(1899年)便創立的神學院,原設在廣西梧州。1950年,當時的院長劉福群(William C. Newbern)牧師帶領一群師生南下,到當時仍非常荒僻的長洲復校。

  建道神學院在香港宣道會發展歷史中佔著極其重要的位置。大多數宗派均是先有堂會與會友,才建立神學院,訓練在他們中間立志獻身的信徒;但宣道會則不然,在神學院設立時,堂會與會友幾仍未具,故學院乃積極鼓勵神學生參與佈道工作。而在他們畢業後,又被差遣到各地進行開荒植堂工作。宣道會在香港早期的主要堂會,創建者大多是建道畢業生,可見神學院對教會的重要性。無論如何,「開荒、吃苦、火熱」不單是建道神學院的精神,也是所有早期宣道會華人牧者共同秉持的精神;沒有他們,便沒有宣道會的今天。

  宣道聖經學院和建道神學院的同學在課餘及暑假,組織佈道隊到各地佈道。1952年,在北角糖水道與渣華道交界海傍佈道;8月便開始定期在露天場地禮拜。暑假過後,信徒們在西差會白德三(Robert Patterson)牧師等協助下,租賃地方聚會,正式成立了宣道會北角堂,首任堂主任是梁得人先生。第一位受浸會友則是日後在該堂事奉了三十八年的胡欽牧師。1957年,北角堂聘得滕近輝先生(時未按立)出任堂主任,教會事工不斷發展。北角堂是宣道會各堂會中植堂最多的一間,其中也有由分堂再分植出來的分堂,甚至第三、四代。

  除北角堂外,西差會在筲箕灣亦發展福音基址,1953年建立筲箕灣堂。及至1962年,在柴灣的宣仁堂(興華堂前身)建立後,福音事工便已在港島東區奠下根基。

  不過,50年代宣道會在港發展得最快的不是港九市區,而是新界與離島地區,創會者皆是神學院的畢業生;荃灣堂是其中一個例子。1954年,在西差會資助下,一隊聖經學院畢業生佈道隊在荃灣租用九咪半一間木屋作基址,進行街頭佈道。後在此基礎上,由都乾初先生(時未按立)帶領成立荃灣堂。

  荃灣堂自成立始,已非常注重開荒佈道工作。1955年荃灣堂成立一年後,原本與都牧師同工的佈道隊成員離開荃灣堂,各自開拓其他福音堂址,包括由崔冠軍先生(時未按立)與王晉之先生成立的葵涌堂,以及在1960年時恩證先生(時未按立)由荃灣堂調任並建立李鄭屋堂(後易名深水埗堂)等。

  至於離島教會,則包括在1957年由魏道榮先生(時未按立)建立的大澳堂,在長洲建道神學院校址設立的山頂堂(後自建新堂,易名長洲堂),在1956年後由何康生先生建立的坪洲堂等。

  60年代宣道會的發展主要是在九龍地區。西差會在1960、1961及1963年,分別在李鄭屋、觀塘及橫頭磡三個政府新建的徙置區天台開辦小學,建立教會,李鄭屋堂(即日後的深水埗堂)、觀塘堂及宣恩堂便是這樣開基的。以學校模式建立教會的,還有1967年開設秀茂坪宣基小學時建立的秀茂坪堂。

  宣道會在港的工作主要在1949年以後才開始,加上並無排他性的門派觀念,故非常樂意與其他獨立教會合作,有一些宣道會牧者更協助這些獨立教會的事工發展。後來,她們亦加入區聯會,成為會員堂,包括原由王守寰牧師在1952年所創建的國語堂,王魯泉先生在1955年創辦的忠主堂,1962年由一群青年人組成的尊主堂,及由王煜先生在1968年成立的信愛堂。他們都成了宣道會的重要組成分子。

  還有一個較重要的堂會必須在此一提的,便是希伯崙堂了。

  希伯崙堂原由一位獨立宣教的女教士何義思(Ruth Hitchcock)所建。她在1915年自資到廣東南海西樵的官山開展福音工作,除建立教會外,還創辦孤兒院及花邊工藝廠等社會慈惠事業。1949年後,事工全面停止。1955年,由於何教士早曾結識劉福群牧師,故被邀到長洲建道任教,又同時鼓勵在港的前希伯崙教會會友重建教會,最後在1962年於油麻地購堂,並於同年加入宣道會成為會員堂。首任堂主任是何教士當年在官山提攜成才的李非吾牧師。

  希伯崙堂非常注重宣教工作,成立希伯崙差會。至1993年,已先後差派近四十位宣教士,建立十五間自立堂會,工場遍及台灣、澳門、馬來西亞、日本及印支半島。

宣道會機構的發展

  除建立堂會外,宣道會在港還有各項支援教會、承擔特殊福音事工的機構,包括神學院、出版社、差傳事工、中國事工及各項社會工作。

  宣道書局於1911年由西教士翟輔民(R. A. Jaffray)於廣西梧州創辦,於1932年遷至上海。1949年後來港,繼續印行《聖經報》(創刊於1913年)及創辦《少年良友》(創刊於1950年)等刊物。80年代,宣道書局由西差會轉交區聯會接辦,易名宣道出版社,同時聘任許朝英先生為首任華人社長。出版社除在本地設立書室(沿用「宣道書局」為名)之外,更曾於1984及1997年在加拿大愛民頓和溫哥華成立北美分社服侍當地教會。

  差傳工作是宣道會得以成立的根基,故一向為香港宣道會所重視。1960年,在北角堂已有的差傳事工基礎上,堂聯會(日後的區聯會,於1959年成立)成立了國外佈道團。先向東南亞華僑宣教,同時亦開始南美的福音工作,郭錦仙姑娘於1962年被派至越南,為該會首位宣教士。1973年,佈道團與九龍塘宣道會合作,組成香港中華宣道會海外佈道會。1995年,海外佈道會再與希伯崙差會合併,組成香港宣道差會。

  隨著九七問題迫近,宣道會認定香港回歸是上帝的恩典和帶領,並發掘回歸的使命機遇,先是幾個機構單位(差會、神學院、出版社)開展一些實驗性的中國事工,然後個別堂會牧者跟進參與。為了更有效運用資源,區聯會於1993年成立中國事工聯絡委員會,協調各成員單位的事工;至1996年正式成立房角石協會,是香港首個宗派性的中國事工組織,期望中國事工成為香港教會常規性的關懷和活動。協會的一貫口號是「兩條腿走路」,既注重福音工作,亦關懷社會服務。

  至於本港的社會服務工作,宣道會早在50年代建立堂會的同時,便積極從事各項服務事工,如難民救濟、開辦義學等。及至70年代,宣道會到新市鎮植堂,向政府申請在新建成屋邨開辦各類型的社會服務,如自修室、老人中心、幼兒中心等。1981年,更設立宣美聾童語言訓練中心。1990年,區聯會成立宣道會社會服務中央行政處(後改名為宣道會社會服務處),以統籌數目日益增加的社區服務工作。

  至於聯繫各堂事工的宣道會香港區聯會,於1959年成立,負責統籌、聯絡與協調各會員堂。1968年,西差會為了使區聯會有更全面運作的能力,並加速宣道會本地化,乃建議區聯會向政府申請註冊成為有限公司,將一切物業轉移到區聯會名下。自此以後,西差會在香港的角色亦由主導性漸轉為輔助性了。

  由於得到西差會的積極推動,宣道會在香港的本地化是既和諧又成功的。神學院與出版社於70年代中葉至80年代初相繼移交華人管理。植堂佈道工作也由區聯會主導承擔。上帝適時興起華人牧者及信徒,配合著整個權力與事工的移交行動,使香港宣道會成為一個植根香港本地、放眼全球,既已自養,復亦與各地分享資源的教會。